了解宿松从访问 Susong.xyz 开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资讯频道 >> 🌟 宿松资讯 >> 内容

宿松:创新打造“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时间:2024-12-31 11:26:39 点击:

  摘要: “我们就是奔着东北新城边的新博物馆来的。”12月25日,宿松县实验中学人民路校区七年级师生们一行170余人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开启了一场“寻历史脉络,树家乡情怀”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我们就是奔着东北新城边的新博物馆来的。”12月25日,宿松县实验中学人民路校区七年级师生们一行170余人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开启了一场“寻历史脉络,树家乡情怀”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宿松博物馆积极主动作为,精心安排部署,为师生们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漫步在博物馆,犹如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沿着宿松历史的时间脉络,全体师生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在“唐宋华章”的历史长河中,叹远古文明的璀璨,观历史文化的博大;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北宋仙人吹笙壶的精美绝伦、青白釉注子注碗的酒盏风情、近代民国银元的“钱”世今生,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感慨万千。

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宿松这片土地上的精彩故事。孩子们或惊叹于古人的智慧,或感动于先烈的英勇,心中那份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馆致力于用宿松独特的人文、审美、创意和表达,赋予了历史思政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和活力,‘点亮’了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堂。”宿松县博物馆馆长孙亮表示说。

精心策划主题展览,让博物馆中的思政元素 “各美其美”。作为宿松文化新地标,矗立在龙湖公园之畔的博物馆以栩栩如生、立体多维的呈现方式,全景式地再现了五六千年前宿松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近代红色革命史的进程。通过珍贵的实物陈列、丰富的照片展示、详尽的视频资料,将博物馆资源与校外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和切身感受,弘扬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了珍贵文物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凸显了桑落洲、松兹侯国、汪革炼铁史等家乡地域文化特色、亮点符号,让师生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宿松积淀的厚重历史与时代变迁。

坚持数字科技赋能,让书本中的历史资源 “美美与共”。借助新媒体设置研学课程,讲好新教材故事,运用“教材+文物”“教材+地方史”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新教材背景进行认真宣传解读,比如新石器时代与宿松黄鳝嘴遗址、西汉推恩令与松兹侯国、北宋五大官窑与宋代精品陶瓷器、明清桐城派与朱书皖江文化等;借助新方法讲好宿松红色故事,比如策划讲好宿松革命烈士“徐文藻的革命故事”“祝尔昌与樟树湾祝家新屋”“红二十七军在宿松”“罗汉尖抗日根据地与红二十八军”等红色故事,以文物为载体讲述宿松历史故事,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从“博物”到“博悟”,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层层递进,用宿博展品、宿博故事、宿博精神鼓舞了中学生们为宿松文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采取因地制宜模式,让爱教基地串点成线“美人其美”。充分挖掘育人资源,盘活学校资源,用好传统文化与红色资源,多方联动凝聚强大合力,共建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精心打磨宿松研学旅游线路,如“走进文物、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味宿松研学旅游”线路,打造沉浸式校外“第二课堂”、开展中学历史课题调研,开发示范性历史课程等。

“研”途皆学问,“学”中悟成长。近年来,“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沉下心来逛一次文物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宿松县博物馆顺势而为,积极推出了一系列互动式体验、沉浸式场景、数字化影音课程,为文博爱好者提供了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接下来,宿松县将继续创新打造‘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将思政课教学移到博物馆里,对话历史,上演一堂堂精彩的大思政课,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宿松县文物局局长吴辉如是说。(张晓培 )

作者:张晓培 来源:网络
宿松网 宿松网 宿松网 宿松网
宿松网·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均经过严格审查筛选,转载的网文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內容,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宿松网 © 2024-2025 版权所有

  • 联系/投稿渠道:95629006@qq.com | 保存下方二维码,方便下次扫码访问! | 扫描下方抖音码,关注宿松网抖音号!
  • Powered by Susong.xyz